金秋九月,雞蛋分揀打包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20余名工人各司其職,有序地進行著分揀、貼標、裝箱、打包等工作。正在分揀雞蛋的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自治縣盤信鎮滿家村村民龍自交滿臉笑容地說:“我們村的雞蛋產業發展得真好,像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每個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到了年底還能參與分紅。”
為了帶動當地群眾就近就業,松桃自治縣持續完善園區服務鏈,不斷拓展產業發展鏈條。在盤信鎮精心打造了“一園一場”(六塘村蛋雞產業園、滿家村蛋雞養殖場)產業基地,還成立了強村富民運輸隊,積極培育上下游產業鏈,努力把產業“蛋糕”做大。
自去年11月滿家村蛋雞養殖場投入運營以來,平均每月收入超過340萬元,帶動了30余人穩定就業,并且實現了全村全員效益分紅。預計今年該養殖場的生產經營性收益將接近400萬元。
“目前,養殖場內存欄蛋雞有30萬羽,每天大約能產出26萬枚五谷雞蛋。這些雞蛋全部通過訂單銷售,主要銷往大灣區。”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自治縣盤信鎮滿家村粵黔協作蛋雞養殖場場長王俊介紹道。養殖場通過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的養殖方式,有效防控疫病,減少抗菌藥的使用量,從而提升了雞蛋品質,正逐步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一枚小小的雞蛋,從過去的提籃小賣,發展成為如今的現代化大產業,實現了快速成長。這一轉變成為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村集體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得益于東西部協作的進一步深化。
“近年來,松桃自治縣與廣東東莞虎門組團攜手合作,通過完善園區服務鏈、拓展產業發展鏈、延伸利益聯結鏈,共同建設‘粵黔協作鄉村振興蛋雞產業示范園’,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松桃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余伶表示。當地按照“龍頭企業+國有平臺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動蛋雞產業實現全鏈式、智能化、數字化發展。
據了解,通過“廣東市場+貴州產品”的模式,銅仁梵凈蛋谷(粵港澳)運營中心在東莞正式投入運營,深入推廣“梵凈蛋谷”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拓展大灣區市場。目前,松桃自治縣已有3個基地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
據悉,2023年,松桃自治縣存欄父母代蛋種雞40萬套,年孵化優質蛋雞苗5000萬羽,年出欄青年蛋雞384萬羽,存欄商品蛋雞320萬羽,實現年產10億枚雞蛋。當地逐步延鏈建成了具備5000噸優質家禽屠宰加工、15萬噸蛋雞飼料、5萬噸有機肥加工能力的產業集群。2023年累計兌現蛋雞產業分紅資金178.91萬元,受益農戶達2347戶,共計11022人。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