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是我國第15個“敬老月”,主題為“堅持以老年人為中心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為進一步弘揚敬老之風與孝義文化,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近日,“匯聚向善力量 助力‘百千萬工程’——高埗鎮護安圍村老年基金會12周年慶典活動”在護安圍村溫情舉行。全村261位60歲以上的長者齊聚一堂,共享“百叟宴”,共敘鄰里情誼,現場氛圍熱鬧且充滿溫情。
共享“百叟宴”,共話鄰里情
宴席上,清蒸魚、水晶雞、燒鵝等美味佳肴一應俱全。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暢談鄉趣,歡聲笑語回蕩在現場。期間,村委會干部逐一向老人們發放“利是”,并親切交談,祝福他們健康長壽。
在文藝晚會上,護安圍村黨總支書記黎繼忠對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村里公益事業的熱心人士和愛心企業表示感謝,并深情演唱了歌曲《念親恩》。隨后,《紅梅贊》《游園驚夢》《荔枝換降桃》等精彩節目依次登場。表演人員通過對唱、舞蹈、折子戲等多種藝術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臺上節目精彩紛呈,臺下觀眾歡笑不斷。大家或鼓掌喝彩,或輕聲跟唱,或拍照留念,全場氣氛熱烈,高潮一波接一波。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百千萬工程”,主持人結合高埗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實際情況,詳細講述了護安圍村的蛻變歷程和經驗做法,并呼吁大家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將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護安圍村以最大力度推進這一“頭號工程”,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大力加強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建設,努力描繪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新藍圖。
護安圍村黨總支副書記羅淑君介紹:“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今年護安圍村啟動了‘十八畝’美麗田園項目。我們對廣場附近的120畝農田進行綜合整治,加強綠道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田園景觀,致力于打造休閑綠徑與原生態相結合的美麗鄉村田園風光帶,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不斷擦亮“孝義高埗”名片
“我的親戚都羨慕我們村,經常組織老人聚餐,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談起“老人節”,護安圍村的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不已。
67歲的村民黎旺勝分享道:“我們村每年都會舉辦‘老人節’,到現在已經有12年了。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吃飯、看戲,大家都特別開心。很多人都參加過好多次了。閑暇時大家聊天也會提到這個活動。希望護安圍村能繼續把這個傳統傳承下去,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老人們開心地度過晚年。”
護安圍村的這一敬老愛老活動源于2012年10月老人活動中心和廣場的投入使用。當時,村里舉辦廣場投入使用儀式,邀請了老人以及部分企業、熱心人士前來歡聚。晚宴上,大家積極募捐,在傳承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孝老傳統美德的同時,以實際行動感恩老一輩對高埗的付出和奉獻。護安圍村借此機會成立了老人基金會,持續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激勵更多人發揚踐行孝義文化,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從那以后,村里每年定期舉辦“老人節”“百叟宴”,并為老人們發放慰問品,至今已有3000多人次從中受益。同時,護安圍村老年基金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越來越多的熱心人士和企業慷慨解囊,盡一份“孝”心。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在護安圍村成為一種風尚。12年來,該基金會收到的愛心捐款累計已達160多萬元。
護安圍村的“老人節”不只是一場簡單的聚會,更是對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的延續和傳承。村民莫錦堂和黎景居每年都會為活動捐款,支持贊助活動,弘揚愛老精神。黎景居表示:“人都會變老,我們要以身作則,為子女做好榜樣。百善孝為先,作為護安圍村的后輩,更應該出錢出力,主動關心老人,支持家鄉的建設。”
接下來,護安圍村將緊緊圍繞上級關于“百千萬工程”的工作部署,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幫扶,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推動敬老事業蓬勃發展。同時,通過搭建社交平臺、開展敬老活動、提供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動員更多老年人全面參與“百千萬工程”建設,釋放“銀發”紅利,發揮“銀發”余熱,助力“百千萬工程”取得實效、深入推進。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