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豐收時節,莞邑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11月28日,東莞市慶祝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洪梅鎮金色水鄉稻田公園盛大舉行。此次活動以“學用‘千萬工程’,禮贊豐收中國”為主題,由東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全方位、生動地展現了東莞農業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農村環境的巨大改善以及農民生活的幸福美滿。
鄉村振興顯成效
全市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279”示范引領體系的有關要求,加力提速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在工作中,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美化鄉村環境、優化服務水平,辦成了一批讓群眾能夠切實感受到的實事,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
穩根基,做實“糧食安全”工作。東莞將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通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擴大高標準農田面積,統籌推動5831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工程,同時推動7200余畝美麗田園建設;通過挖掘生產潛力、提高單產水平,創建4個市級高產示范區,積極挖掘糧食單產潛力,為東莞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七連增”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拓展供銷渠道、加強市場監測,保障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質量過關。
擴優勢,做精“特色產業”。東莞持續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新增4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重點發展莞香、荔枝、香蕉“三棵樹”以及筍殼魚、觀賞魚“兩條魚”產業,不斷優化品種、提升品質、樹立品牌。同時,注重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聚焦“一桌菜”,成功舉辦2024“食博會·預博會”,大力推動預制菜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各類“鄉村游”產品,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持續優化農業服務,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擴面、增品、提標,農技“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激活力,做強“集體經濟”。東莞鼓勵村集體升級物業、盤活資產,引導多元投資,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前三季度,全市村組新興經營項目收入達到3.1億元,同比增長35.8%;5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社區)經營性總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8.3%,“零分紅”村年底前有望從18個減少至8個。同時,東莞加快《東莞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立法進程,深入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監管體系。
添動力,做綠“和美鄉村”。接力培育兩批省典型村,安排1.5億元獎補資金,加快推進107個項目建設。全市投入資金超1.08億元用于鄉村綠化,種植樹木逾18.13萬株,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實現美麗宜居村全覆蓋,持續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村晚、村超、村BA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農民節日農民辦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豐收節活動,能夠更充分地展示我們農業發展取得的喜人成績、農村面貌發生的喜人變化以及農民生活呈現的喜人景象?!被顒蝇F場,作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宣講員,來自洪梅鎮農技中心的基層農技人員林仰孝結合開展農地統籌、建設美麗田園的親身經歷,自豪地向大家講述了身處的這片金色稻田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創新實踐“稻”路。
“我們一直致力于通過莞香產業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幫助香農們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陛赶阒谱骷妓噰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歐帶領團隊積極推動莞香產業化發展,如今產業額已達到年均1.5億元。
“我們采用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或農民的模式,在多個省市聯合共建鄉村振興朱頂紅種植基地,促進當地農民就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朱頂紅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致富之花。”將朱頂紅從“小眾花卉”打造成“網紅花卉”的養花人張文心正在現場展示他們研發的適合網絡銷售的最新花卉品種。
“興農人”和“新農人”成為本次活動的主角,來自荔枝、香蕉、錦鯉、水稻等東莞特色農業產業的農民代表,在活動上分享了他們的豐收喜悅和奮斗故事。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東莞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展現了新時代東莞農民的風采和擔當。
多彩活動慶豐收
穿過“莞邑豐收之門”,“莞邑四時展”四季農產品豐收場景便映入眼簾,現場特設農產品、絢爛花卉、新鮮水產以及預制菜等特色展位,展品種類豐富、琳瑯滿目,充分展示了東莞農業的豐收成果。
活動期間,東莞市農業農村局與東莞供電局,市鄉村振興促進會與順豐速運(東莞)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共同推進鄉村電氣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扶農助農快遞運費優惠框架協議》。這些合作將為東莞農業產業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和物流保障,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
《尋美莞鄉·樂活莞邑》系列微紀錄片的發布成為活動的又一亮點。這是首部聚焦東莞和美鄉村建設成果的系列微紀錄片,在10集微紀錄片中,24個生活在東莞鄉村的微觀個體成為鏡頭下的主角。影片通過對一個個具體人物、平凡故事的細致描繪,生動地體現了東莞農村環境由點滴改造匯聚而成的巨大變化,讓觀眾在視覺與情感的雙重體驗中,感受到東莞美麗鄉村的新風貌、新氣象?,F場還特別推介了“東莞鄉村休閑旅游”手繪地圖情景劇,帶領現場觀眾從不同的角度重游熟悉的鄉村美景,領略東莞豐富的鄉村休閑旅游資源。
在主會場活動之前,東莞市各鎮街也分別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慶豐收活動。在東城街道、萬江街道,東江印象園、花溪灣現代農業產業園分別開展了以“慶豐收·迎盛會”“又見稻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遇‘稻’你”為主題的慶豐收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在橫瀝鎮,田饒步村的舞草龍文化節是東莞的傳統活動,村民們以此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充滿活力的潮玩IP讓傳統活動和鄉村更加出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東坑鎮,葡萄采摘慶豐收活動讓學生和群眾親身體驗了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培養了珍惜糧食、熱愛勞動的意識。市文化館及高埗振興城舉辦的第八屆嶺南開臘日暨東莞臘味節,則通過臘味市集、創意工作坊等形式,展示了嶺南臘味文化的獨特魅力。
荔枝紅、香蕉黃、莞香幽,觀賞魚躍、筍殼魚肥,預制菜香飄四海,都市現代農業在東莞綻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光彩。在豐收的季節里,莞邑大地處處奏響“田園郊享樂”,東莞正在繪制著一幅充滿莞味的和美鄉村豐收畫卷。
來源:東莞市農業農村局